Thursday, June 23, 2005

地價的爭議

何鴻燊說香港要高地價;曾蔭權說地價要由市場決定。朋友,你說哪個對哪個錯呢?不要管自己的得失,從香港的經濟看,你站在哪一邊?我自己答不出來。



首先,曾蔭權不可能對,也不可能錯!市價?哪個市價?香港的空置土地由政府操縱,少放出來價高,多放出來價低,而如果修改建築條例,容許增加plot-ratio(國內稱容積率),地價樓價或升或降。市價不是沒有,但因為政府控制土地供應,可以有無數個。那一個是真的市價呢?個個都真!因此,從一個固定供應看市價,曾蔭權不可能對;但從無數市價看,個個都是價,曾蔭權不可能錯,只是說了等於沒說。



早知如此,悔不當初!不能否認,香港政府操縱土地供應。不能否認,賣地是政府的一項重要收入,要多花錢,會抬高地價——一位舊同事的博士論文就提供了證據。也不能否認,政府樂善好施,要壓低地價:什麼廉租屋、居屋、租務管制,又或者來一招八萬五,都是低地價政策。



那邊廂要高,這邊廂要低,加上什麼六七暴動、八三中英、九七風暴,還不夠過癮就派高官政要出來唱衰唱好,香港的樓價豈會不發神經地坐過山車哉?我從一九二一香港第一次推出租務管制起,斷斷續續地跟蹤香港的地價樓價波動,看得差不多自己也發了神經。



在工業早就北移的今天,香港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房地產。這一點,何鴻燊說得對。歷史的規律,凡是香港的地產市價暴跌或下跌得多,經濟一定不景。這一點,何先生也對。當然,我們不容易肯定,是經濟不景導致樓價下跌,還是樓價下跌導致經濟不景。很顯然,兩方面都可能。香港比較特別:因為房地產占國民財富那樣重的一個百分比,其價大跌經濟一定不景——不需要提到負資產這話題了。



問題是,遠一點看,房地產之價太高對經濟整體不利。但怎樣才算是太高呢?很難說。何鴻燊會同意,香港要有一個穩定的樓價市場,不要發神經地大上大落。問題有二。一、我們要找哪個價位水平才對?二、怎樣才可以大略地穩定這水平呢?第一個問題我沒有答案,雖然大略的可取水平可以不離譜地衡量。



最困難是第二個問題:怎樣大略地穩定樓價水平呢?這方面,香港政府歷來的處理考個零分!姑勿論政局或其他因素,一個困難是樓價有很大的預期決定性。比方說,如果一個經濟有一百個人,一百間屋,因為某些預期樓價可以很高,財富上一百個人都發了達,你望我,我望你,只要沒有人拋售,樓價高企,多幾個買家其價急升。但預期一改,有人拋售,沒有買家,樓價會跌得頭破血流。



當然,長線地看,樓價會由租金收入決定,而又長線地看,租金的回報率會與利息率相同。但正如凱恩斯說:長線地看,我們不免一死。是的,租值的回報率可以與利息率脫節,甚至脫節很長時間。因為市場預期而引起的這些困難,不容易解決。



回頭說曾蔭權,我認為他要說的,是政府希望能穩定樓價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