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December 5, 2002

思想的感染

一個人的思想往往受到外人的影響,而更普遍的是受到時代的影響。生活在社會中,時代的影響無可避免。這影響或有偏差,或可誤導,但既然無可避免,受影響的人要有大智大慧才懂得取捨,知道何去何從。困難是,時代的影響,思想的人是否取得正確,或捨得適宜,要歷史回顧才知道,而到那時,思者早已作古,要改無從也。

這裡要說的是外人的影響。與時代相比,這是小影響了。也與時代的影響不同,外人的影響雖然可以誤導,但只要思者能客觀衡量,反覆考慮,改觀還有時間,不需要作古而飲恨黃泉。更重要的是,與時代的感染不同,外人思想的影響是可以避免的。不容易,但原則上可以避免。遙想六十年代初期我選修經濟發展學,考試成績好,讀得如醉如癡。但在六三年遇到艾智仁(A.A.Alchian),與他談及經濟發展的學說,他竟然笑問:「你真的相信那些胡說的文章嗎?」一經提點,我重新考慮曾經為之廢寢忘餐的好些文章,覺得真的是胡說,清醒過來,到寫博士論文時就手起刀落了。六十年代中期,界外效應(externalities)是經濟學的熱門話題。我覺得其內容不妥,六八年在芝大問高斯(R.H.Coase)意見。原來他沒有讀過有關界外效應的文章,旁觀者清,我只細說一下他就認為是胡說八道,同意我的觀點,使我得到啟發,跟在六九年我也是手起刀落。

外人思想的感染有好有壞,或對或錯。還未成師,進入了研究院的學子要懂得怎樣取捨。這解釋了為什麼明師指導是那樣重要。是的,教授老師授課時的內容是次要的。遠為重要的是跟老師的想法去想,學他的思考方法,而同樣重要的是聆聽老師對外人思想的判斷,然後自己考慮。

是我之幸,有機會認識二十世紀的多位經濟學大師。對任何外人的思想,這些大師毫無例外地從上頭往下看,好像不吃人間煙火地考慮他家之見,對說對,不對說不對,重要說重要,廢物說廢物,永遠不給他家的大名或小名任何份量。這些大師不是不受外人影響,而是他們要先作客觀的考慮。

我從寫博士論文起就懂得客觀地考慮他家之見。博士後三年,我選走不讀他家論著的路。近兩年來,我那三十年不讀書的言論在國內吵得火熱,被人痛,說我誤人子弟云云。

怎會誤人子弟呢?我說得清楚,六十年代我讀過很多、很多書,因而贏得可以不讀的資格。一個人有讀書的時候,有思考的時候,要來一段純思考的長時日,完全不讀他家之作不是很有意思嗎?

事情是這樣的。一九六九年離開了芝大,到了華大,我意識到自己選取的研究題材,前面有一條路,不是很清楚,但相當肯定可以走下去。那時,同樣題材的他家之見,與我看到的路有好些地方不同。考慮他家之見不僅複雜、費時,也可能失事,還是走自己看到的路算了。

走該路很寂寞,有點怕人,但新奇過癮,到今天我沒有悔意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