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25, 2003

匯率戰略論:引言

中國的經濟起飛後,在國際上進入了一個新形勢。形勢很不錯,而其中一個重點是環繞著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上。今後中國的發展如何,北京怎樣處理這匯率有關鍵性。是的,中國大步地進入了國際競爭市場,也因而進入了國際的經濟發展大比並。這競爭不限於中、美,而是包括所有國家,但從國際貨幣那方面看,用多種不同貨幣的兌換率來衡量太複雜。選一種外幣為目標遠為容易處理。今天應該選美元,明天怎樣選,明天再算吧。
既然是競爭,我們要談一下戰略。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不同的做法或戰略會有怎樣不同的效果。選走哪條路任何人都可以選,但選而行之是執政者的工作,與我等閒人無關。有關的分析有趣而又不難明白,不用讀過經濟才有資格參加研討的。

我說過了,管制外匯與管制匯率是兩回事。前者是管制外匯的買賣及進出口。當今之世,應該找不到一個有份量的經濟學者支持外匯管制的。管制匯率是管制與外幣的兌換率,也即是管一種貨幣在國際上之價。不少經濟學者,包括有份量的,贊成管制匯率。這裡「管制」(control)一詞不雅,或給人有管制市場的感覺,所以經濟學者往往採用固定或穩定匯率、聯繫匯率、本位匯率等詞來代替。其實這些都是約束匯率的自由浮動,說是管制也對。

沒有誰會反對匯率穩定的。但如果沒有任何管制,何來穩定呢?某種或某程度的管制是需要的,問題是間接還是直接、多管還是少管而已。比方說,以中央銀行控制(管制)貨幣量,從而控制通貨膨脹及穩定匯率,是間接地管制匯率。

一般而言,我是贊成讓匯率自由浮動的。這是說我反對直接的匯率管制,並不是說匯率不需要任何間接的管制。另一方面,在某些情況下,我是不反對比較直接的匯率管制的。例如香港的聯繫匯率是直接的匯率管制,一九八三年十一月香港決定採用聯繫匯率時,我先反對,後同意。但當年看不到香港今天的情況。

下期將會指出,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匯率管制,沒有一種是十全十美的。每種都或大或小有其好處,也有其弱點,看經濟的情況而定。頭痛的是,今天適用的匯率(管制)制度,到了明天可能有大害,要改,而制度是不應該朝令夕改的。這是說,一個匯率制度的選擇,要從持久可行的角度來衡量,而這衡量則要縱觀天下大勢。

直接管制匯率的最壞之處,是政府為了維護匯率而導致外匯管制(管制外匯買賣與進出口)。歷史上這樣的經驗屢見不鮮,使好些人以為匯管與率管是同一回事。香港的率管不會引起匯管,今天中國的率管也不需要匯管的支持。

中國是大國,人口那麼多,文化這樣厚,其經濟潛力廣而深。一九九一年,在瑞典,我對佛利民說:「世界突然間多了近二十億廉價勞力人口參與國際競爭,舉世的經濟將會有大變。」說早了三五年。今天我說:世界經濟正在大變中,而怎樣變下去的一個主要關鍵,是中國採用哪一種匯率制度。這也是說要看中國會採用怎樣的匯率戰略了。

是的,國際上,中國的經濟開始舉足輕重。

(《匯率戰略論》五之一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