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February 12, 2004

經濟學的悲哀

一位在研究院唸經濟的同學向我提出一個尷尬的問題。她問為什麼在化學、物理、數學等的本科教科書裡,提供的分析與答案,學者一般沒有異議,但經濟學的本科教科書,其分析與答案經濟學者往往不同意,而到了研究院讀文章,分析往往不一樣?

這位同學顯然是讀了前些時我在這裡發表的關於反壟斷法例的文章,以及最近發表的關於最低工資的分析。不少本科課本說反壟斷法例對社會有貢獻,最低工資可以幫助貧民,但我的反對那麼淺,課本怎會錯得那樣容易呢?

一個表面的解釋,是物理、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驗證是在實驗室進行,需要指定的條件都做好了,得到的結果不容易不同意,但經濟的實驗室是真實的世界,控制實驗的條件非常困難,不同的經濟學者用上不同的假設,沒有說清楚,彼此不同意就來得容易了。

這解釋充其量只能回應一小部分的例子,大部分的不同之見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,也希望謀取不同的私利,所以把一門社會科學搞得亂七八糟。這是經濟學的悲哀。

想想吧,最低工資怎可以幫助最低收入的貧苦勞力呢?工資夠低,有僱主會聘用他們,但有最低工資的規定,他們就要失業了。連小孩子也明白的分析,為什麼最低工資會受到支持呢?有權管制的支持,因為權力帶來利益;搞工會的支持,因為最低工資會增加他們的權力;某些經濟學者支持,因為作個專家顧問有收入。事實上,要我發明一些支持最低工資的理由,你肯出錢而我的靈魂無價,倚馬可待。

如果甲產品有專利權,可不可以通過捆綁銷售而把這專利權伸延到乙產品那裡去?小孩子說不可以,因為如果可以所有產品都被捆綁著了。但捆綁銷售的反托拉斯官司可以打很多年,律師、經濟專家證人等的收入好,受損的是消費者。

記得四十多年前作本科生時,讀大名鼎鼎的森穆遜寫的洛陽紙貴的課本,其中的「宏觀」經濟是凱恩斯學派。分析說,如果國民收入增加一元可使消費增加八毫,那麼政府增加支出一元,國民收入會增加五元。是無稽得離譜的數字遊戲,但當時是大政府主義時代,一個經濟學者可以拿著幾條方程式走江湖,或寫些可以賣錢的報告,更高級當然是作政府的參謀了。

為什麼自凱恩斯以還,搞來搞去也不成氣候的宏觀經濟學還有那麼多人問津呢?答案是政府與市場對宏觀數字的推測有很大的需求。這些推測準確嗎?比買馬准一點,因為經濟不是上就是落。不是說經濟學不可以作出準確的「宏觀」推測,但可靠的要看天下大勢,審查有關的局限而又能適當地假設這局限的轉變。不容易做到,所以推測不易,但做到時推測很少錯。這是價格理論。

像風水先生的服務一樣,市場永遠有需求。不少人要看看專家先生的水晶球。不久前數之不盡的專家跑出來說人民幣今年會升值多少。殊不知正在熱鬧之際,一個非專家的人民銀行的仁兄跑出來,說:不升!一家報章的評論破口大罵,因為他們的水晶球不靈。

是過癮的世界。

No comments: